经营中要把问题当成课题(一)

  开门做生意,自然没有那么多的一帆风顺,自从生意开张那天开始,各式各样的运营问题也会随之出现,诸如产品卖点顾客不认可、品牌知名度低(甚至没有)、压价、索要更多赠品、质量投诉、非常规的退换货,等等。

  这些问题的持续出现,不仅是对生意本身存在直接的影响和阻碍作用,而且还会对店员的工作情绪产生负面干扰。每天面对各类运营问题的出现,会导致店员失去工作中的乐趣,会增加消极抱怨情绪,认为在门店本身、产品选择、老板的经营思路,乃至竞争对手和顾客身上,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并对门店生意、对产品、对未来发展丧失信心。当店员的工作态度和情绪持续下降时,对技术能力方面的学习自然提不起精神来,也学不进去。尤其是新店开张时,新入职的店员在遭遇到这些接踵而的运营问题之后,由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和技术应对,无法有效处理这些运营问题,于是,新员工宝贵的工作热情很快就会被湮灭。

  这些问题如何一个个解决,估计写出来得要有厚厚的一本书,这里,我们只分析一下,面对这些运营问题的不断出现,究竟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基本机制来面对。

  传统的概念中,做生意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,要能吃苦,要有恒心,要迎难而上,要持续奋进……这些话对老板说说还行,对店员估计没啥用,不就打份工嘛,至于这么用心拼搏吗,所以,不能简单地把老板的应对思维用在员工身上。再说了,有些员工会认为,店是老板开的,有问题也得是老板去面对,关我什么事。

  总而言之,这些运营中的问题会一直存在,并且新问题还会不断出现,不可能完全处理干净。既然如此,我们首先所需要改变的,是面对的角度和思维模式,这里,建议各位店老板转变一下思想,在店里导入一个新的应对机制:

  把问题当成课题!

  什么是问题,就是出事了,有麻烦了;什么是课题,就是在一种客观的、轻松的背景下,对某种事件或是状况进行研究,分析原因,设计解决方案。可以在事前,也可以在事后。对于问题,人的本能反应是厌恶、烦和逃避;而对于课题,则是另外一种感觉,认为这是一种持续的研究工作,持续地在寻找解决方案,总是有希望的。同样一件事,从问题和课题两个角度去看,得到的结果可就是两回事。

  基本的课题机制:

  (l)将门店运营中有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,进行分门别类的列表,例如门店进店率低、顾客留店时间短、品牌知名度低、产品卖点不清晰、顾客认为价格贵、售后服务纠纷等,进行基本的分类。

  (2)在每个课题分类中,再进一步将内容细化,结合实际发生过的各类案例,将各类问题的种类进行进一步划分。例如顾客认为价格贵,有的是对比其他产品而言的价格贵,有的是对比自己的采购预算认为价格贵,有的是对比自己前期采购经验认为的价格贵,有的则是习惯性地说价格贵等,也就是说,在价格贵这个分类下,也分成若干价格贵的具体类型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经营管理

看看这个农庄是怎么死的?

2022-12-15 21:44:00

经营管理

全方位创新 提升销售效果

2022-12-15 21:44:0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